11月26日上午,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赵稀方研究员应邀做客我校瑶湖讲坛,在名达楼文学院3306会议室作了题为“香港文学源流”的学术报告。讲座由詹艾斌教授主持,学院百余位师生到场聆听。
赵稀方介绍了华文文学以及海外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,指出香港文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。他强调,从“中国文学”到“中文文学”的发展,意味着文学研究观念的重大变化。从文学史角度出发,通过对一手文献资料的仔细考察,赵稀方针对香港著名作家刘以鬯的将《循环日报》作为香港文学起点的观点提出了不同见解,认为应该再往前探源至1853年香港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刊《遐尔贯珍》,据此,他做出了严谨而又缜密的论证。他持论,文学学术的起点是资料本身,需要做得很实证,其次就是研究者的理论视野,它决定着研究者对于文献资料的取舍。报告信息量大,厚实而又富于历史感和理论品质,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。
赵稀方,文学博士,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、学位委员会委员,现代文学重点学科负责人,博士生导师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,《文学评论》编委。主要研究方向:港台华文文学研究、翻译研究、当代理论研究。代表性学术著作:《小说香港》、《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》、《后殖民理论》、《翻译现代性——晚清到五四的翻译研究》、《历史与理论》等。
|